街头摄影节(46)|长假之后,初秋的作业都交了吗?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黄莺
春华秋实各有所美。
一个长假过去,你去了哪里,拍了什么图,有没有整理好照片,有没有交“作业”?
赶紧看看自己的“图片夹”,好照片赶紧挑出来,该修图的修图,如果还有瑕疵,也可以赶紧再去现场补拍,看看能不能进步一点。
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些读者的照片,看看他们去了哪里打卡?如果是你,在这样的场景,会拍出怎样的照片?
1】社戏之幕后下榻
好摄之友 朱海华 摄
摄友说:“当地习俗,秋天丰收之后要唱戏文,以示对天地的敬畏感恩,持续3、5、7、12天不等。来自外地的越剧‘的笃’班,掀起了一阵阵闹猛,四面八方的人们涌过来、散开去。演员住在戏台附近,一排空关的店面房,搭起铺板,撑起各色小帐篷,吃住在里头。”
舞台上光鲜靓丽的幕后,是生活必然的平淡和不易。
戏团一般有30~40人,私人组团,一年冬夏各休息一月,其余时间要赶场子。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,生意大减,只能呷呷老本。有些去厂里打零工,隔行如隔山,最后还是回家练功了。尽快全面恢复正常秩序,年底多赚些戏文票房,那便是极好的。
摄友的这组照片,摄于2020年10月9日,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。这天晩上,演完最后一场剧目《康王告状》,她们洗去妆容,收拾行李,隐入了夜色行程。
。
2】热气腾腾
好摄之友 153****1948 摄
摄友说:“贵州苗族节日多,疫情前的一个下午,回娘家的队伍踏歌采街一结束,全村村民就开始了好几百米的长桌宴,欢声笑语中愉快地享受暖阳下的晚餐。”
3】古宅喜色
好摄之友 159****0701 摄
摄友说:“2020年10月6日在桐芦石舍村的一座古建筑内正办喜事,进入其内喜气洋洋。”
在这样的老宅门里,赶上一场喜事,真是旅行途中一件很幸运的事了。
4】不离不弃,形影相随
好摄之友 子皿 摄
摄友说:“早上去买牛奶,街头看到有趣的一幕,形影相随,不离不弃,赶快拍了下来。”
这是一组多张人与影子互动的图片,影子也是会说话的,欢迎点击这里,。
5】老底子的手艺
好摄之友 俞菊芬 摄
摄友说:“路过宁波塘溪东山村,遇见小时候看到过的老手艺——打竹艺,这些童年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重演眼前,就拿起相机把它记录下来。”
6】上城区非遗馆
好摄之友 浪琴 摄
摄友说:“上城区非遗馆新近开放,那灯光、那画面真的太美了!”
小编去搜了一下,杭州市上城区延安路54号,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,陈列展出了上城区域内的民间文学、戏曲曲艺、传统音乐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民俗、传统医药、传统手工技艺等经典非遗项目。
为各位摄友拍照,提供一个新地点!
如果您爱生活爱摄影,欢迎大家继续来拍照片、晒照片……一起来参与 #街头摄影节# ,拿万元大奖。
◇如何参赛◇
投稿方法1:点击“小时新闻”首页下方菜单栏的“帮帮团”按钮→点击浮窗“我要发帖”→选择发布到“好摄之友”群组,上传文字、图片(每个帖子最多9张)。
标题上请务必注明:#街头摄影节#
投稿方法2:登录杭州数字文化网(https://www.zjhzart.cn)或关注“杭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”专题页面。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